第(2/3)页 军士将外城的百姓拦住驱逐,不许他们进城。 时迁停下来,看着涌动哭喊的百姓,心中暗道: 汴梁不许百姓入城,应天府却能容得下。 二郎日后若要造反,也需要百姓人口。 想到这里,时迁带着段景住到了城门口。 军士见时迁往里走,一把将其揪住,骂道: “你这厮寻死么,不许入城!” 时迁拿出令牌,骂道: “我是枢密院的,你敢骂我!” 见到令牌,军士吃了一惊,赶忙说道: “小的有眼不识泰山,相公恕罪。” 时迁懒得骂着大头兵,说道: “这许多百姓聚集在此地,又是寒冬腊月,眼见着要落雪,不是长久之计。” “你让人告知百姓,往东去应天府,那里可以庇护。” 军士听了,惊喜道: “相公好法子,只是小的人微言轻,说了也是不作数的。” “你将这话告知守门将便是,莫非要我去说。” 时迁骂了两句,带着段景住进城。 守门的军士觉着有道理,便将此事上报。 守门将听了,又把这话告知了城防都统制。 此时的城防都统制,是定王赵桓的亲信。 应天府是武松的势力地盘,把灾民引向武松的地盘,这是祸水东引,绝妙的计策。 都统制当即下令,告知百姓,往东去应天府,那里不打仗,还有粮米赈灾。 百姓听了,眼见着进不得城池,便往东走。 有一个人,就有两个人...百姓最后形成人潮,都往应天府去。 时迁、段景住两人进了城内。 里面兵马驻扎在屋檐下、街边、墙角,看起来十分懒散。 正走着,迎面撞见一个汉子,紫黑阔脸,鬓边一搭朱砂记,上面生一片黑黄毛。 段景住见了,叫道: “刘唐兄弟,你如何在这里?” 这人不是别人,正是赤发鬼刘唐。 这个刘唐算是水泊梁山的创始人之一,当初就是他找到晁盖,要劫掠梁中书的生辰纲,之后跟着晁盖一起上山聚义。 再后来又跟着宋江一起招安归顺。 都说宋江跟着高俅一起,到了金国人手下,如何刘唐在这里出现? 见了段景住,刘唐惊喜道: “兄弟不是跟随武松在南面征剿方腊么?如何回来了?” “二郎已经平定了方腊,我等回京师有差遣,听闻兄弟们被金国扣押了,如何你在这里?其他兄弟呢?” 问起这个,刘唐叹息道: “三言两语说不出分明,且吃一杯茶去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