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些细节,是他过去一年多里,像记录实验数据一样,无声地积累下来的。此刻,它们成了他精心编织的“理性”外衣上,最隐秘而温暖的针脚。 《2104隔离期间生活与工作公约(草案)》迅速成文. 空间分配原则:最大化利用空间,减少动线交叉,保障工作效率与个人隐私。 工作区:客厅长沙发区及东侧书桌归江静知使用;余夏使用靠厨房的餐台及西侧餐桌。 休息区:主卧主卫归余夏;江静知使用客卧客卫。 共享区:健身房和书房,上下午错峰使用,避免拥堵。 值日:每人一天,轮流完成负责做饭和厨房保洁。 费用:鉴于江静知因公被隔离,隔离期间产生的所有费用由余夏承担。 第二天清晨,当江静知走出客房时,余夏已经将这份公约打印出来,平整地贴在冰箱门上。 “早。”余夏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,他正将加热好的牛奶倒入两个杯子,“我草拟了几条临时规则,你看一下,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。” 江静知走近细看,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奥妙。看上去,似乎是他担心他的生活被打扰;但是宽大书桌、阳光角的沙发这些明显更优的配置都分配给了她。她有些惊讶地抬头看向余夏。 余夏仿佛预知了她的疑问,不等她开口,便用勺子轻轻敲了敲杯沿,目光仍停留在咖啡壶上,语气平淡地解释: “你负责的内容创作和数据分析需要高度专注和舒适环境,沙发这边采光好,有利于保持清醒,减少视觉疲劳,符合人体工学。这都是为了项目效率最大化。” 这个解释无懈可击,完全符合余夏式的逻辑。 江静知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,心中掠过一丝被妥善安置的暖意。 虽然觉得有些过于周到,甚至隐约感觉他对自己生活习惯的了解似乎过于精准,但她最终将之归结为余夏固有的严谨和体贴队友的风格。 “很周到,我没意见。”她点点头,接过他递来的温牛奶,“谢谢。” “不客气。”余夏转身去拿自己的杯子,嘴角在她看不见的角度,极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。 第一步,完成。他以“效率”之名,成功地将最好的资源倾斜给了她。而这场为期十四天、以理性为名的“偏爱”行动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