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46 出问题了-《那年1981》
第(3/3)页
于是他买了一台空气锤,自己打制把锔,往建筑上送。
算是填补了一项空白,生意相当好。
前几年看到到处都在搞建设,建筑队越来越忙。
即使是游走在乡镇上的建筑队,也开始购置一些建筑机械。
其中建筑必备的一个设备,那就是,搅拌机。
俗话叫水泥搅拌机,学名混凝土搅拌机。
以前的时候建房子,不管垒砖还是抹墙,都用砂灰,就是石灰和沙子和成泥。
现在都用水泥灰,水泥和沙子和成泥,这个更结实。
和水泥灰在建筑上是个很累人的活儿,同时也算个技术活。
因为和泥不是简单的倒上水泥和沙子,掺水搅拌就行了。
必须要彻底搅拌,搅得出浆,这样用来建房子才能结实。
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房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,建筑物的水泥用量越来越大。
这样一个建筑队还是靠人工和泥,明显效率太低。
水泥搅拌机应运而生。
魏东就是瞅准了这一点,联合一个建筑机械厂的技术员。
一个出资金,一个出技术,俩人搞了一个小小的机械厂。
不生产别的,专业生产搅拌机。
魏东自己前些年攒下了第一桶金,要办厂子了,姐姐魏红借给他一部分。
表哥大仓把剩下的缺额给他补上。
一个小小机械厂在镇上就开张了。
他们机械厂摊子小,费用低,而且魏东听从大表哥的建议,狠抓质量关。
也就是说,同等价格的条件下,他的搅拌机用料比其他厂家的用料厚实。
焊接结实。
建筑是个粗活儿,最注重的就是搅拌机要皮实抗造。
在现在这个还是卖方市场的条件下,魏东的搅拌机那叫一个供不应求。
厂里的工人歇人不歇马,三班倒着日夜生产。
生意好得那叫一个火爆。
只不过魏东这人低调,朴实。
生意虽然火爆,但也只是为了谈业务方便这才买了一辆嘉陵50骑着。
平时只要不是有大生意要谈,总是穿一身脏兮兮的工作服,只要一有闲空就扑进车间帮着干活。
回村里的时候也不换衣服,就是这身行头。
在村里人看来,魏东名义上在镇上开了一个小作坊,其实也没多少钱。
还是他的二叔魏春平,那才是村里当之无愧的首富。
别的不说,就看他给儿子魏阳买的嘉陵70摩托车,两万多啊。
这方圆十几里之内,包括镇上,魏阳的摩托车是最贵的。
你可以想想,镇干部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。
镇上也不是没有有钱人,有几个能骑上这么贵摩托车的?
魏春平不是村里首富是什么!
村里人的这些看法,魏东一清二楚。
他从来都是一笑而已。
让人知道有钱,是村里的首富,可不是什么好事!
今天回村一趟,被老爹捉住了,让他用摩托车载老爹去大姑家。
有急事。
魏东虽然很忙,可是老爹说有急事,再忙也要带老爹去啊。
再说,他也忙得好多日子没去看看大姑了。
就买上一些礼物,带着老爹来了。
来到以后跟大姑拉了几句家常。
恭喜了二仓,并告诉大姑,二仓订亲需要自己的地方,给自己打电话。
然后不管是二仓订亲的日子定下来,还是小四儿升学宴定下日子,让大姑要第一时间告知自己。
自己会提前做好安排,省得他去谈业务走远了来不了!
然后他让老爹在大姑家吃饭,他先回厂。
等下午的时候,他再来载老爹回去。
“下午你不用来了。”大姑告诉魏东,“让你爹在这里住一晚上,明天让二仓骑车子送他回去。”
那也行,魏东就急匆匆回厂干活去了。
送走大侄子,大仓娘这才坐下,问大哥疾风火燎赶来有什么事?
其实,从大哥一进门,看他脸上那忧愁的表情,大仓娘就有不好的预感。
“嗨!”魏春安狠狠拍了一下大腿,“春平两口子——”
说到这里喉咙好像被什么卡住了,说不下去了!
大仓娘的心就有点沉到底的感觉,她最怕的是大哥为春平的事来的。
怕什么来什么。
很明显,自己的弟弟那边又出问题了!
第(3/3)页